第十四期工信优秀青年学者论坛——活性铁离子的在体磁共振成像与疾病诊疗调控研究

发布者:工信院发布时间:2025-07-29浏览次数:10

2025年7月25日下午,第十期工信优秀青年学者论坛于学海楼D001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论坛邀请到了厦门大学周子健教授,他以“活性铁离子的在体磁共振成像与疾病诊疗调控研究”为题作专题报告,吸引了众多研究生及青年教师参加。

周子健教授在报告中系统地介绍了活性铁离子(Fe²⁺)作为铁死亡的关键标志物,其在体蓄积与急性心肾损伤、肿瘤等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然而,传统临床指标(如肌钙蛋白、肾小球滤过率)对早期损伤敏感性不足,且缺乏针对活性铁池的动态成像工具,制约了基于铁死亡机制的精准诊疗。周教授分享了他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详细讲解了团队在基于Fe²⁺响应型分子探针的磁共振成像技术方面取得的进展。构建的新颖青蒿素-Gd探针(Art-Gd),通过特异性与Fe²⁺发生化学反应引发大分子滞留效应,实现了自增强MRI造影,在动物模型中成功将急性心/肾损伤的检出时间提前24–48小时,并为铁死亡抑制剂的疗效评估提供动态影像依据。这些进展不仅提高了MRI造影的可靠性,也为铁死亡相关疾病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检测方案。

在提问交流环节,与会师生踊跃提问,周教授耐心解答了现场观众对铁死亡相关疾病诊疗调控技术的相关问题。此次活动不仅加深了校内师生对活性铁离子的在体磁共振成像技术的理解,也为未来基于铁死亡机制的精准诊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撰稿/袁月辉;照片/袁月辉;审核/胡本慧)